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抗疫前,他们被认为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他们就是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在火线上激扬他们90后的青春。凛冽寒冬之后,姹紫嫣红,竞相绽放。
4月21日,我班全体同学在团支书和组织委员的协同组织下,集体观看了由四川省团委打造的,2020年春季开学第一堂团课的视频和相关内容。
疫情就是责任,防控就是命令!国难当头,同学们认为“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是我的责任”。直问青年之责任,拉开本次团日活动的序幕。接下来,同学们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讨论。时而屏气凝神,时而开心大笑,时而感叹唏嘘,时而鼓掌欢呼,大家沉浸在一种肃穆又自豪的气氛中,不知不觉间度过了一次难忘的团日活动。
以下内容是同学们看完视频后的一些感悟,期望这样的活动,这样的反思,能促使我们更好地履行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必须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尽自己的本分,用自己的行动去完成、去执行、去坚守,努力成为一个能被倚靠、有担当的“守护者”。疫情期间,我们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如“一个中国两个世界”“我觉得疫情期间,我很无力,一点忙都帮不上”等等。
确实,作为一个学生,我们没有收入,也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所以,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自身的精神认知,完善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断丰富自己的体验,丰满羽翼。能力不足不代表不作为,我们有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关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疫情,当重视不当怖惧!
青年,当热血亦当理性!
每个国家的道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的。磨难不可避免,必须随时做好攻坚克难的充分准备。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最重大的一次公共卫生事件,但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的人们备受鼓舞,倍感兴奋。
应对磨难,我们有中国力量。疫情来势汹汹,但也并非不可战胜。从“面对”到“应对”,需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所积累的物质基础,有十四亿人民携手共克时艰的信心决心……事实证明,中国完全有强大的力量去应对。如今,复工复产按下“启动键”,各大企业纷纷坐上开往春天的“列车”,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应对磨难,从容不迫,这个底气,正是来自我们强大的国家力量。
挑战磨难,我们有中国精神。从遭遇到阻击,再到主动出击,在这次斗争中,被动防守转为主动进攻的态势已非常明显。越是险境,越能增强全国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越能鼓起“越困难越磨砺”的精气神。支撑我们前行的硬核,必然是不屈的中国精神。
战“疫”,磨难是胜利的试金石。站在时间长轴上回望,自然灾害没有打败我们,经济困难没有压垮我们,外部压力没有击溃我们;“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种种风霜雪雨只会让我们更加稳重坚定。
疫情还在延续,战歌仍在回旋。不忘初心,冲锋在前;牢记使命,义无反顾!2020年,一群“最可爱的人”用坚强的意志、沸腾的热血,甚至于宝贵的生命,呵护着人民的健康,迎来了绚烂的春天。此刻,春上枝头,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时节!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文:余柏科
图:王郁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