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骄阳,向死而生
——乐山一中心理中心“心分享”活动第三期
直视骄阳,向死而生。
秋天在不知不觉中离开,冬天悄悄来临已有半月。11月20日上午,新老朋友们围坐在乐山一中心理发展中心,参与“心分享”系列第三期分享会。
聊死亡,并非隔靴搔痒,不仅因为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议题,更是因为聊死亡,就是在聊生命。
借用一位听者的感受:“每个年龄段对于死亡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无论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具体是什么,无论我们是曾与它直面,还是擦肩而过,或是仅仅在烦琐的日常生活中瞥见它的衣角,我们都无法否认它的存在。
死亡和生命一同创造着我们,我们对待死亡的信念,塑造着我们自己,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世人有两种基本的“存在”模式,从“茫然的存在( forgetfulness of being )”到有“心的存在( mindfulness of being )”,只有正视了死亡的人才能办到。人们太容易被日复一日的琐碎困住,而忘记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可是死亡,却能让我们对当下所拥有的时光怀着深切的敬意。
或许我们也不是真的害怕死亡,而是害怕到来的那刻发现自己从未真正活过。用欧文·亚隆的话说;“如果我们过着一种充满悔恨的生活,其中尽是些未做之事,且我们在自己的一生中并未完成自己的使命。那么当死亡来临时,它的面目会更加可憎。我想这一点,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成长到直面死亡这一事实,但学会好好活着,就能学会好好死去。纵使死亡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事情,但幸好还有爱。这些都是我们超越死亡的方式。
分享会临近终了,笔者邀请在场所有人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句子“在死之前,我想......”
冬日,万物沉寂,孕育着新生命,是春的开始。
银发川柳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