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科 简 报 2015 — 2 016学年度 第3 期(总第58期) 乐山一中教科室 2015年12月 | |||||
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 《普高生负向社会认知的学校干预策略研究》 | |||||
主 题: |
讨论课题评价办法等。 | ||||
时 间: |
2015、12、03 | ||||
地 点: |
乐山一中第三会议室 | ||||
形 式: |
课题工作布置 |
第26 次会议 | |||
参加人员: |
主持: |
唐建军 |
主讲: |
唐建军、廖大琴、 | |
但晓丽、林琳、唐强、童志平、廖大琴、燕路遥、吴杨平、李能、姜雪涛、王琴、王淞、汪凡璐、余叶、聂港东、刘翔、廖子涵、梅宜容、毕芸 | |||||
纪 要: 一、唐建军: 1、明年结题,课题组成员应凝心聚力,直面主题,收好模式。 2、收集整理好关于负向社会认知的内容与表症的案例。 3、收集整理好关于正向社会认知的内容与表现的案例(必须有活动案例作支撑):政教处组织搞主题班会;各学科最好都能确定相应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落实干预案例;社团文化节活动多,用心提炼课题成果。 4、四大团队的有效干预途径、方式的描述与提炼:一定要以活动、案例为支撑,形成相关论文和案列;廖大琴、但晓丽、林琳、毕芸分别做好心理、德育、社团、学科四大团队的牵头工作。 5、评价办法必须建立在各团队活动的基础上,包括: ①干预方向评价——负向社会认知向正向社会认知的转化;②干预机制评价——“四干预”(心理、德育、社团、教学团队)“五育人”(管理、活动、教学、服务、环境育人);③干预目标评价——“六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④并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四个大方面制定了“普高生负向社会认知的学校干预目标评价量表”(三级指标)。 6、师生互动,共建心理负向社会认知防范体系,提出了六点建议: ①将各年级部分学生纳入课题组,进行个案研究和跟踪研究,他们不仅是课题的研究者、亲历者,也是课题的观察者。②发挥好乐山一中“心理三人行”的防范作用。③各班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及时反馈、修缮负向社会认知。④开展好丰富多彩的心理社团活动,发挥辐射影响作用。⑤以《心理导航》为蓝本,开设好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文化。⑥丰富完善高中生心理健康基本标准,开发乐山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系列校本教程。 7、从以下七个标准开发校本教程: ①具有正常智力;②成为情绪控制的主人;③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④良好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⑤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⑥具有完整与健康的人格;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8、四大干预团队按照《评价办法》,投放活动,形成案例,或演绎、或归纳、梳理提炼,实践生成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分享讨论: 廖大琴:课题研究提纲、案例、论文等成果的达成都是由简单粗糙到丰富详细,逐渐完善的过程。讲解了朋辈效应。 但晓丽:本周班主任会上进一步指导班主任们参与。分解研究目标,落实完成研究模块。 唐强:建议心理团队老师多参与课题研究的班主任们做相关讲解,让班主任们易于接受,认同参与课题研究并非多了一事,而是更有利于做好班主任工作。 林琳:社团主要是对几十个社团的社长进行管理,将加强对社团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提炼工作。 | |||||
记录整理:李 能 审 稿:唐建军 | |||||
报:乐山市教育局、乐山市教科所 送:学校领导 发: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