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校,铭记师恩】爱我所爱
爱我所爱
高2019届4班 朱韵伊
文科精英班学生,高考633分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当记忆退回到三年前,我躺在军训的操场上,望着夜空中稀稀落落的几颗星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未知与迷茫;三年后考完高考英语的那个晚上,我再次回到学校,躺在空荡荡的操场上,回望这三年的点滴成长。
高中三年,我走遍了一中的每一个角落,看遍了一中的每一根灯柱,也“结识”了一中的每一只猫。我的记忆碎片散落在操场的跑道上、在林荫道的小路旁、在艺术楼的钢琴键上……我看过夜晚零点一中的满天繁星,我也听过凌晨四点教学楼间的鸟鸣……
如果说回忆是有颜色的,那一定是从树叶间隙间洒下的那一抹金黄;如果说回忆是有味道的,那一定是花季里百花和青草的清甜气息;如果说回忆是有声音的,那一定是雨季里雨滴打在窗台上的滴答声……
一中的美,美在不张扬,就那样静静地等待着你去发现,那是百年历史沉淀下来的典雅与沉静。但一中的魅力于我而言却不止于此,三年里,一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包容与自由——你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的人生价值如何书写,你的人生如何定义,都不是外界附加给你的,你有选择的权利,你有成长的自由。那种感觉,就是每节课后我冲出教室去操场跑步时吹过的那阵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行你所行,爱你所爱。
但是,这条前行的道路绝不是孤独的。高中三年有老师的陪伴、鼓励与帮助。所有温暖的记忆像是珍藏在时光的匣子里,点点滴滴,细细密密。那些过往的回忆,化作青藤,蔓上岁月的墙沿,染绿了青春的四月天,三年的时光之花,也烂漫在青春的梗上。
犹记得我刚入四班的一个早自习,彭老师轻轻地帮我翻起了没有整理好的衣领,班主任彭跃华老师对我们班的爱是细水流长式的,融入了生活里零零碎碎的点滴,在我们失落无助时,给我们最温暖的关爱;犹记得曾经有一次由三个语文课代表各讲一节课,我颤颤抖抖地站上讲台一句话也讲不出来,那时候姜雪涛老师和同学们给我了鼓励和支持,而今天我也不再是两年前那个不敢表达自己的小姑娘了;犹记得数学的最后一课,黄怡老师给我们谈起了她的男神钟汉良,我才渐渐发现她吸引我的远不止于她高超的讲课技巧与独特的授课方式,更有她对生活与未来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犹记得地理课上,彭建老师总是以他洪亮的嗓音和地道的口语流利地背出地理教材的页数和历年的高考题、模拟题,让我对原本觉得枯燥无味的地理突然有了兴趣;犹记得初见英语老师Wendy时模样,留着一头可爱的短发,让人无法忘怀的天使般的笑容,每一节课上课前都是一句充满活力的问候,让人能忘却眼前的烦恼;犹记得每次跑步遇到体育邓葵老师的时候,邓老师都会给我点点头,鼓励我高考加油;犹记得我总是追着忙碌的林琳老师问政治问题,记得高三的每个清晨在中教楼路口那个挺立的背影,记得她给过我拥抱与鼓励……每一位老师,都给了我不同的爱,我看见了他们对“百年树人”的承诺与践行,他们是我学业的导师,亦是我人生的导师。与他们的相遇,是我青春之幸事。
高考前夕,或许是我高中三年里最为平淡、充实、快乐、幸福的时光,我依旧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奔跑,躺在操场上看那放飞的孔明灯,溜进艺术楼里接受“艺术的熏陶”……高考期间的那几个晚自习,学校的艺术楼和图书馆为我们高三的同学开放。我坐在艺术楼的教室里,听见隔壁男生弹出的优美的钢琴声,听见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在傍晚的余晖里说笑,听见教室里翻书的沙沙声,听见窗外草丛里的蝉鸣……晚风轻轻吹过,我闭上双眼,我想,这就是最美好的时光吧。
高中三年,有两次查成绩的时候我哭了。第一次,是刚入四班的首次考试,我悄悄地跟在一位同学身后,走进办公室,我看见我的名字在班级成绩单的倒数第二,年级排名九十几,那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未来的怀疑感;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我在账号登录失败无数次后,突然看见了我的高考分数。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我的高中三年终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两次泪水的背后,是每一位老师的陪伴与指引,是父母的信任与支持,是同学的关爱与帮助……是每一位爱我的人、我爱的人所给过我的爱的力量。
我承认,一中不是一所完美的学校,这世界上本就不存在完美的事物,但一中却是我青春最好的选择——我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三年,遇见了我所要遇见的人,走向了我向往的人生方向……
- 没有相关内容